路桥区开展“本草智汇·科技共生” 草医学术交流分享活动
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动科技与草药学科深度融合,5月17日,台州市路桥区植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了“本草智汇·科技共生”草医学术交流分享活动。来自恩泽医疗集团的中医科团队,台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台州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及路桥区桐屿街道卫生院的相关负责人,区植物保护协会的理事,民间中草药爱好者等数十名成员齐聚一堂,在药用植物园与自然山水间开启了一场科技与传统互鉴的探索之旅。
一大早,大家来到任氏药用植物园探秘本草,为这场学术交流拉开了序幕。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参与者近距离观察金银花攀援缠绕的藤蔓、萱草舒展的碧叶、迷迭香散发的独特清香……讲解员从叶片纹路、花朵形态到药用部位的辨识技巧娓娓道来,科普了十余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年轻植物爱好者们用手机记录下植物特征,资深中医则现场讲解“药食同源”的原理,传统口传心授与现代知识体系在此交汇,不同年代的参与者共同拼接着本草世界的认知版图。“单看这叶片上的绒毛就知道它的寒性,古人真是把自然观察得透彻!”一位老中医的感叹,让在场众人更深切体会到本草智慧的深邃与精妙。
午后,大家聚焦三大议题开展学术座谈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们展开了多维度的思想碰撞。“药用花卉与园林应用”主题中,景观设计师与医师共同探讨了药用植物在康养景观中的功能拓展,提议在设计中注重不同季节开花植物的搭配,让园林兼具观赏与调理功能;“野外生境与种植”主题聚焦野生种群保护技术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抢救性保护,提出“建立数字档案库+野外回归”双轨机制;“看花识草与科普传播”则围绕新媒体时代科普创新展开激辩,比如科普达人可通过短视频制作技巧,巧妙利用“三秒抓眼球”的镜头展现植物特性,为中医药科普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随后的生态考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参与者溯流而上,实地考察天打岩水库周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栖息环境,深刻感受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紧迫性。因湿地缩减、生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冲击,不少野生植物生存空间急剧缩减,保护行动迫在眉睫。同时,专家还现场示范野外标本采集、数据记录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植物活化石’的存续离不开精准监测,唯有敬畏自然、科技护航,才能为极小种群留存生机,为未来筑牢生态根基。”协会会长任文冠表示。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跨领域学术对话平台,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传承文明,创新守护根脉”的理念。与会者一致表示,将继续探索科技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应用边界,让千年本草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