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走出一条科协赋能共同富裕之路 | |||
|
|||
2021年以来,在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台州市科协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采取系列硬核措施,助力共同富裕、“创新台州”和“双减落地”,推动台州创成“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获评全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优秀单位、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高质量完成中国科协“三长”项目领衔制试点工作,科普大篷车入选全国普惠之星,以“三化”服务 助力“双减”落实落地、搭建三大平台助力共同富裕等工作获省科协领导批示肯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丰硕成果。 引流“科创中国”平台资源 以“创新优”助推“发展优” 在过去的几年中,台州市科协以创成“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三个导入”全力引流高层次人才资源。 积极导入“两院”院士资源。坚持项目为王抓落实,以“院士创业+院士合作”为抓手,推动项目落地转化,引进了邓子新院士到台州创业,推动23个院士科技合作项目落户台州。在全省试点开展“院士结对引航”行动,采用顾问指导、项目合作、进修学习、引领推荐、定制培养五大结对模式,遴选15位45岁以下的高校博士、20位龙头企业技术专家,作为院士结对培养对象,受到企业好评。 积极导入全国学会创新资源。开展“全国学会智汇台州”行动,对接12家全国性学会,举办2021中国创新设计大会、“2021年植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进化生态学论坛”“第九届真空冶金工程学术交流会 ”“真实世界健康大数据研讨会”、茶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等8场全国性活动,建成国家级学会服务站6个,省级学会服务站7个,帮助解决相关企业技术需求32个。刊发《专家建言》8期,获批示9次,其中市委书记批示3次,市长批示4次。 积极导入要素资源。设立科协金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给予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类同档最优,年化5%以上下调至4.35%以下。与律师、会计师、专利代理三类事务所合作,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会计审计、日常免费法律咨询等专项增值服务,助力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共有1607人贷款,贷款总金额约3.2亿元;各事务所已为本地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服务1700余次,帮助237家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52家小微企业获国家发明专利。 实施智汇山区“共富十法” 以“科技梦”助推“共富梦”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一县一策”法、专班帮扶法、赛会带动法、“引智助力”法、“学会服务”法、博士驻地法、“小院助力”法、“资源下沉”法、“三长领衔”法、“数字赋能”法等共富十法,台州市科协努力走出一条科协赋能共同富裕之路。 深入开展“双百双千”行动〔百家学会联百企(村)、千名专家助千企(村)〕。成立博士创新、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8家科技服务团,立项科技服务团项目21项,汇集1000多名专家下沉一线,服务山区。 探索“一月一县一产”博士服务团定点服务模式。按照产业需求,博士服务团每月定点坐诊,企业就地咨询,提高对接效率。涌现了台州学院“1139科技小分队”等一批典型,500余名博士组成100支队伍,建立博士创新工作站,形成一支“不走的企业行业博士服务团”,全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得到行业企业一致好评。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 以“双百”行动助推“双减”落地 在“双减”后时代,台州市科协主动作为,整合科普资源,填补课后空白,联合教育局发起科普助力“双减”专项行动。 扎实实施“双百”“双十”计划,创建“百家”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百名”科技教育专家进校园;组建“十个”科技类项目师资培训,成立“十个”科技社团晚托班。全年共开展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进校园活动120场(累计组织1230场次)。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三进”活动171场,服务学生12.3万人。少年科学院开设了40多个课程,服务学生近15000人(其中民工子弟2331人),培训科技教师2748人,努力打造“最受欢迎的教育民生实事”。 10月9日,台州科协在洪家小学开展的“双碳”晚托兴趣班获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 同时,台州市科协注重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科普能力。在省科技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台州科协获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在全国赛东南赛区选拔赛中,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获历史最好成绩。 深化“数智科协”建设 以数字化改革打造科协新赛道 台州市科协积极利用数字化改革,全方位推进科协组织系统重塑、工作流程再造,争取到“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一个数字化平台和数字科技馆、科普融平台、一键找研发三个应用场景落地台州,揭榜数占全省五分之一。其中“数字科技馆”“一键懂科普”2个项目获评全省科协系统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优秀应用”,占全省优秀应用的一半。 台州“银龄数字”科普专项行动共培训老年人智能设备应用10余万人次,入选台州市2021年度群众“牵肠挂肚”改革项目。台州市科技馆自6月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44.8万人次,稳居全市群团系统应用第一和全市所有部门应用中排名前列。特别是“十一”期间访问量再创新高,日均点击量超1.4万人次。 以“五个群团”建设为统领 深入开展“两年”行动 新的一年,台州市科协将坚持“四服务”职能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两年”行动(“科创中国试点突破年”“科普供给侧改革提升年”)争取有新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全力以赴助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共富、打造高能级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众心向党,打造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红色科协。持续强化政治建设,营造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的浓厚氛围。破题推进学会党建,健全科技社团的党组织网络体系,理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认真做好台州籍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相关工作,发挥好“青科小组”宣讲团的重要作用,启动科学大师自编剧目《你好,陈芳允》的巡演工作。 二是坚持项目为媒、聚才引智,全面开展“科创中国试点突破年”行动。依托“科创中国”丰富资源,争取承办2022全国“科创中国”现场会,全力办好世界气候行动青年峰会,协助办好台州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实施“百名院士赋能台州高质量发展雄鹰计划”和“全国学会智汇台州”计划,推动两院院士、国家级学会服务台州主导产业,力争实现院士创业项目县市区全覆盖。全力打造三个创新平台。增设“台州院士之家”融合创新基地,做深做实椒江、玉环海智基地,创成省科协“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三是坚持优化供给、激发活力,拓展助力高水平共富的科协成效。做好点面结合文章,面上整合科普科创学会等资源。科普方面加快科普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助力共同富裕、科创后备人才培育、科普基地规范建设、科普助力“双减”、“银龄数字”科普、科普传播能力提升“七大”行动。学会方面,继续开展“百家学会联百企(村)千名专家助千企(村)”行动,充分发挥8支科技服务团队作用,打响本土科技服务品牌。科创方面,协调推进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站、博士创新站建设,打造层次分明,渠道多样、功能互补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做好点上文章,依托山区主导产业,形成“院士+产业+服务团队”的“一县一业一策”订制式帮扶模式。 四是坚持强化服务、彰显力量,将科学精神融入城市底蕴。建成“台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办好“5.30科技工作者”十个一系列活动。深入开展院士结对青年英才行动,探索开展台州青年科技英才奖评选,以更优资源托举科技工作者。开展“三长带三会”试点行动,推动“三长项目领衔制”改革深入实施,推动路桥等地乡镇科协改革经验向市域推广,以更强网络联系科技工作者。 五是坚持数字赋能、共建共享,推动网上科协向智慧科协迭代升级。以“台州智慧科协”系统为核心,将市、县两级科协资源整合重构,推动“银龄跨越数字鸿沟”“数字科技馆”“一键懂科普”“一键找研发”“科普零距离”等现有应用的全市及全省推广,谋划开发“科企一线牵”等一批新运用,进一步提升数字科协的辨识度和显示度,打造科协数字化改革高地。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