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天台新时代农民费礼青:在希望的田野上筑起“共富梦”
发布日期:2022-04-01 16:4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天台县科协

“今年的油菜种植形势大好,我们推广应用的油菜有5000多亩。”天台县油菜协会会长费礼青一边指导农民种植,一边介绍说。费礼青与父辈不同的是,他还有一个新的身份:新型职业农民,并曾荣获了“第三届浙江省农民创富大赛”好点子奖和白鹤镇2020“最美家庭”称号。

2019年3月8日浙江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到全省各试点考察油菜省联品试验,其中还有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伟军带领的省油菜协作组成员。他们来到了费礼清位于白鹤镇三茅村的油菜种植基地,专家组实地检查油菜生长情况,由于近阶段连续长时间下雨,对油菜的生长影响很大,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打理的种植基地油菜长势非常的好,让专家组刮目相看,特别是周伟军教授竖起了大拇指,非常感慨地说:“这几天,专家组跑遍了全省八个油菜试验基地,天台是最后一站,原本不抱太大希望,但从初步评估来看,这块基地是最好的,我们非常满意。”

得知基地的负责人是费礼青后,又迎上去道:“费礼青,你是一位很爱钻研的农民,在我看来,你属于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因为,在平时的交流中,你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跟其他人不一样,充分说明了你是用心在做,有自己的想法,碰到问题,除了积极主动与专家联系,你还能自己研究,我们非常欢迎和费礼青你这样样爱钻研的农民开展合作。”从此费礼青名声大振。

身兼天台县油菜种植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天台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代表的费礼青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不忘初心为民服务,带领村民们治沟造地,让零碎农田连成片。日常除了自己种植的农作物,还刻苦钻研种植技术、研发农业机械设备,他发明制作的五谷脱粒机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技术,这项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国内没有对油菜、南方大豆进行有效脱粒的技术难题,为农业生产增收、节能、增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他将多次改良后的机器免费提供给广大农户使用,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研发设备转化为生产力回馈给农民,不仅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费礼青有爱心、有担当,面对同行咨询农技问题,他都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种植心得传授给他们。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一个油菜种植微信群,通过微信帮助其他农民解决种植油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自掏腰包印制各种种植培训资料免费发放给农户。2020年开春,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为了不误农事,作为村科技实验员费礼青,在业务部门的严格指导下,将试验的玉米新品种播种在104国道线白鹤镇新楼段边上的桔树大棚里。

费礼青很忙,现阶段又在忙示范基地建设,他设想在基地里开展全新轮种模式,两样或者三样农作物同时播种、同时成熟收割,并且达到种植、收割全程机械化,通过这个的形式,进一步摸索研究、完善,掌握经验,继续为老百姓服务。正是因为农村中有费礼青这样钻研型、专家型、复合型的农民,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小家打拼也为广大村民提供创业扶持、技术指导等服务,引领开辟致富新路径,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这对推进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台县科协  徐珍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