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2-03-19 09: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科协

至2019年椒江区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主要涵盖制药、医疗卫生、制造业等行业领域,这三大行业是椒江区所有行业中占税收比例近80%。经过三年的合作,只有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方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继续合作,完成新的课题项目。其他7家企业无法继续合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

政策调整。至2019年,椒江区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4家,2019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每个在职院士只能建立一家工作站,资深院士最多不超过3家工作站。政策调整后原建站到期后许多院士不再续签,原有工作站大幅减少,新建站的可能性极少,各县市区都存在相同问题。

企业与专家目的不同。椒江区顶尖人才柔性合作项目引进专家专业与企业需求专业不对口,专家、企业双方不愿意签订合作项目。企业目的是随着利润和市场动态变化研究课题的深入程度会受限和技术需求会转变,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考量经济收入及支出的平衡性,即专家提供协助产生的显性经济效用较弱。而专家选题研究从技术研发层面上必须强调选题长期性、专项性、深入程度,否则难以出成效。

供需不平衡。椒江区地处沿海属三线城市,个体经济贸易众多,自主创业的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大,行业涉及范围较广,每家企业的需求不同,但需求量有限,技术难度不高,对于专家院士的需求迫切度不强。加之经费和效用因素,供需不平衡,很难匹配成功。

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一是椒江区科协主要精力集中在为企业和院士专家团队牵线搭桥,搭建创新平台以及沟通协调等工作上,对工作站后期跟踪管理服务不够到位。二是部分建站单位自身对发展目标定位尚不精准,缺乏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发展方向制定远期规划,连续、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运行管理规范尚未形成。三是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尚未建立,导致部分工作站运行缺乏足够动力,没有真正把工作站建设与促进自身的科技创新挂钩,为建站而建站。四是部分工作站工作流于形式,作用发挥还不到位。

工作站运营管理有待完善。因经验不足,区级层面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加之部分工作站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工作站,企业并非专人专职管理,导致有些建站单位和院士专家团队对接不紧密、工作开展不能够常态化、活动内容单一不够充实,没有达到工作站建站的预期目标。重要的是学术可供利用的资源隐藏在院士专家背后的团队资源以及知识库、设备等资源。现有工作站仅仅局限在与进站专家沟通合作上,没有充分调动进站专家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从团队、设备、人脉等方面充分发掘院士专家团队资源。企业也没有去深度研究和接触院士背后是否有可合作的专家团队,致使现在部分工作站的作用没能很好发挥作用。       

根据椒江区行业分布及企业发展特点,结合专家院士的专项和精深的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专家院士工作站资源,切实有效解决全区企业的科技人才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创建专家院士综合工作站。根据椒江区行业分布特点,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把相关专业的专家院士集中起来组成专家院士团队,定期或分批来椒江区工作站指导技术难点及问题。椒江区企业也可随时通过工作站指导联系专家解决应急困难,或由工作站负责收集、筛选、解决非顶级性技术难题。

项目经费与效益挂钩。专家院士来找项目帮助企业也是因有任务要求,但其任务要求只是解决企业提出的项目难点,对项目完成后对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考虑。建议专家与企业洽谈时应该将项目后期生产效率及市场效益考虑进去,并将经费以绩效奖励形式进行分批发放,这样对于专家也是一种激励,可激发企业大胆尝试,促进后期的紧密合作。

信息化资源管理。全国专家院士的信息及项目资源非常有限和宝贵,但专家信息不够完善和智能,往往出现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家,专家又与合适项目擦肩而过。建议全国将所有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及需求项目建立信息库,各地政府可根据各地特点找到专家。且信息库中可根据项目难易程度进行匹配专家等级,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及团队资源。

提供专家团队平台。由于政策限制专家只限帮扶一家企业,在非一线城市中在专家少需求多、项目等级不算高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专家团队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中等偏高级或行业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椒江区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