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百年奋斗路,科技追梦人|沈青山:青山结硕果 杨梅红满枝
发布日期:2021-06-16 10: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仙居县科协

梅雨之季,霪雨霏霏,岸芷汀兰如“青山”,身退二线,而心不退。在仙居,是“青山”将青山变为硕果满山。


沈青山:仙居县林业局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1948年出生,几十年来从事水果技术推广工作,为仙居水果事业尽心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浙江省“五十佳”创业新星、浙江省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台州优秀共产党员、台州市拔尖人才等53项荣誉。2008年退休后,沈青山仍奔走在仙居的农村和果园,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果农排难解忧,以满腔热情服务社会。


初心始于专业,荒山变为绿色银行

沈青山自1978年从台州农校果树专修班毕业后,进入到仙居县林业局从事水果生产技术推广,专业发展水果生产。当时仙居还是以种粮为主,水果是空白的。面对持着橘票去外地购橘的形势,他暗暗立誓要仙居人吃上本地柑橘。

1979年春天仙居的柑橘之路启程了。白塔洋百辽、三桥下垟底、寺前林场等地种下的200亩柑橘,在果农的精心管理下,1981年开始投产,仙居人从此吃到仙居自己的橘子,此后群众种橘到积极性高涨,在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下兴起柑橘发展高潮,至1987年,全县柑橘发展到60000亩,橘子一跃成为当时仙居的主要特产。

不满足于现状是思想进步的体现。沈青山远望仙居水果生产发展前景,开始了规划仙居的水果生产发展之路。1984年,在对横溪区老杨梅进行调查后,写了一份《发展杨梅生产,繁荣山区经济》的建议报告,并与同志们一起从慈溪、黄岩引进荸荠种、东魁等杨梅新品种。但新品种七八年之久的漫长幼龄期,拖垮了部分盼富心切的果农对种、管杨梅的积极性,成为了杨梅规模化发展的“鸿沟”。

一个契机让沈青山看到了杨梅发展的曙光。1986年的某天,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来推广水稻旱地育秧应用多效唑技术的授课内容给了他启发:在水稻育秧上应用已经很成功的生长抑制剂多效唑,能否控制调节杨梅的秋梢抽发促进花芽分化,解决杨梅幼龄期长,秋梢旺长花芽分化难的问题?在沈青山找到专家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后,得到专家的认可和鼓励:“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已经很成功,但还没看到在果树上应用的相关报告,可以大胆尝试。”

抱着尝试的心态,沈青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他相约几位梅农,用专家赠送的一大包多效唑在杨梅上开展试验。第二年杨梅成熟季节的某天,白塔鱼山村王国强和支部书记等五人看到几位梅农的杨梅硕果累累,前来取经,由此,沈青山得知多效唑在杨梅促花上产生了效果。于是他和当时白塔林业站吴相祝一起,在鱼山村进行杨梅应用多效唑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

1988年6月,县政府在鱼山村召开现场会,台州市科委也专门设立了杨梅应用多效唑技术研究课题,1991年,台州市科技局组织省内外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鉴定书结论:“杨梅应用多效唑技术解决了东魁杨梅座果率低、产量不稳的问题,为东魁杨梅大面积发展解决了技术难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7年6月26日,台州市科委组织验收:“1993年春定植的杨梅树单株产量6.35公斤,是幼龄杨梅提早2到3年结果”这大大激励了梅农的积极性,更为仙居百里杨梅长廊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示范推动作用。

身心致力助农助产,退而不休仍发光热

沈青山自2008年3月退休以来,田间地头、文化礼堂、村居农舍依然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他充分发挥了“螺丝钉”的精神——哪里需要技术他就在哪里。沈青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到杨梅产业上,服务梅农、为梅农开展巡回培训、到梅园实地指导,除了仙居,他的足迹还来到台州各地,衢州、宁波、杭州,甚至湖北、重庆等地……

2014年3月20日深夜,老沈接到驻淡竹乡下齐村的科技特派员刘红梅的电话:下齐村桃园基地桃子落果严重,请求支援。第二天一大早,老沈赶到下齐,和刘红梅一起,来到桃园现场仔细观察,很快得出结论 :出现急性炭疽病。于是立即召开全村现场会,教会村民买药用药,进行科学防治。由于救治及时、方法得当,下齐村的桃园当年获得了大丰收。

2015年12月25日,仙居广度杨梅遭遇重大雪灾,梅农心急如焚。老沈不顾道路积雪严重,当即涉险上山,指导梅农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乡里的干部感激地说:老沈真是给受灾梅农送来了定心丸啊!

2019年5月8日,全国首个杨梅科普学院在仙居县步路乡杨梅产业园挂牌成立。沈青山成了学院的常驻教师,根据梅农、杨梅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点菜式清单授课。

沈青山为民服务的事迹数不胜数,他曾表示:“只要我的身体好,我就会一直走在仙居的果园里,为仙居的绿水青山进一步变成金山银山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匠心引领创新,万亩杨梅上“高山”

杨梅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保鲜期极短,而做好杨梅的保鲜贮藏,就意味着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效益。

为解决杨梅贮藏保鲜问题,沈青山和同行一起,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和试验,摸索出一整套杨梅气调冷链贮藏保鲜技术,使原来“一日色变,二日味变”的杨梅能贮藏15天之久。同时还另辟蹊径,利用仙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出了“杨梅梯度栽培”工程:把杨梅种植海拔高度极限从原来的500米提升到700米,扩大杨梅种植区域,即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矮坡上种植早熟品种荸荠种,5月底就能成熟上市;在500至700米的中、高海拔地带种植晚熟品种,最迟到7月底成熟上市,以此错开杨梅销售旺季,将杨梅的采收期从原来的半个月拉长到2个月,相当于在高山上建立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自然保鲜库。该研究成果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成果达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

杨梅梯度开发原理不仅为仙居“万亩杨梅上高山”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仙居的高山杨梅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又为仙居“百里杨梅长廊建设工程”(浙江省万里绿色通道工程的组成部分)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短短3年时间里,该县将省道临石公路两侧500米内第一层山脊线的低山缓坡范围内的马尾松林或马尾松疏林改造为杨梅林,总长度120多里,横跨8个乡镇,种植杨梅1万多亩。

如今,全县已有水果25万亩,其中杨梅基地14万亩。2020年杨梅产业总收入达20亿元,杨梅直接产值8.5亿元,全县9.7万农户从事杨梅生产,户均杨梅产值达8700多元,广大果农已经把杨梅当做“摇钱树、致富树”。杨梅不仅远销大江南北,进入北京、上海等各大市场,还闯入了东南亚、俄罗斯、法国等国外市场。1999年、2001年,仙居杨梅相继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9月,仙居县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产业成为一条欢快的产业链,带动了仙居一、二、三产的发展……杨梅产业在仙居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性。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小品种搞成大产业”,这是国家林业局祝列克副局长对仙居杨梅产业所作出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沈青山多年从事水果工作的肯定。

获得荣誉:

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2.浙江省劳动模范(200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

3.浙江省“千万农村劳动力士培训工程”中工作成绩突出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浙江省农科教领导小组)

4.2007年度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2008年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组委会)

5.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2005浙江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6.浙江省2004年“50佳”创新新星(2005年浙江省宣传部等5部门)

7.全省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1998年浙江省林业厅)

8.全省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称号(2018年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9.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老干部局)

10.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台州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15项市级荣誉、县级35项荣誉


                                                                                                                                    仙居县科协 周莹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