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三长” “盘活”资源 推动基层科协工作“聚变”发展 | |||
|
|||
去年以来,玉环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科协组织改革要求,积极发挥医院院长(卫生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农办主任)等“关键人物”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科协建设,扩大基层科协组织覆盖。截至去年12月,玉环市本级科协及辖下11个乡镇科协全部将“三长”吸纳进班子,完成率达100%。从近一年的实践结果来看,“三长”制的实施,不仅接长了科协的“手臂”,使科协工作覆盖面得到扩大,同时还能进一步丰富科协的资源,对提升科协话语权和提升工作效率都大有裨益。具体表现为: 一、发挥“院长”作用,医疗惠民有了新亮点 以“院长”为“红娘”,打破科协系统和卫生系统之间的“壁垒”,让双方得以互利。一方面,玉环市科协利用科协的智库资源,助推“智慧医疗”。去年经由浙江海创院台州分院积极搭桥,成功牵线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日本医工协会的合作,院方将人工智能与医疗信息化深度结合,在病理检验、放射、口腔医疗诊断等方面的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借由医疗系统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密切科协与卫生机构、医学会、护理学会、中医学会等的联系,建立了以医技人员为主要力量的科普宣讲团,不定期深入社区、农村,举办中医养生科普大讲堂、健康咨询、义诊等科普宣传活动, 让人人在科普中受益,受到机关干部和农村(社区)群众的欢迎。 二是发挥“校长”作用,科技教育有了新提升 进一步强化与教育系统的合作,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工作常态化,让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从“校长可有可无的事”,变成“校长的自家事”。通过督促学校基础课程的优化、科技辅导教师的培养、科技教育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途径,有效加强了师生对青少年科技教育、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至今,玉环市科协联合玉环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首届玉环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一、二届玉环市科技嘉年华等大型科技类活动,吸引数千名中小学生参与;另外还组织开展中科院老科学家报告团专题讲座20场、科普大篷车入校园活动20余场,受益师生20000多人次。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增加,带来的是玉环青少年科技教育成绩的进步。2018年底,玉环市学生参与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等级奖3人,参与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23人次;2019年上半年,玉环市学生参加台州市科学嘉年华获奖143人次,同比增加27.27%,一二三等级分别同比增加了66.67%、13.33%和43.55%。 三是发挥“站长”作用,农业创新有了新发展 以“站长”为“农业技术引领人”,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8年,玉环市科协组织学院参加省、市农函大培训5期,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4期,组织参加省、台州市级举办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农创客、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民研修生等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7期。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49人。二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田间学校建设。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家。浙江龙额火山茶业有限公司成功被认定为全省第三批农民田间学校。三是加强农技扶持。继续实施“金桥工程”项目扶持,建立农业项目库,提供资金支持。2018年扶持农业项目16个,2019年立项17个。注重通过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推进农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玉环市共有蔬菜、水果、粮油、畜牧4个产业技术团队,共有首席专家、专家、乡土专家等40余人,一年来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约3000余次。 玉环市科协“三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得益于玉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得益于省市科协的指导,也得益于玉环市相关部门的通力支持。在实践中,我们切切实实地认识到:做好“三长”工作,各级党委重视是前提,相关制度配套是保障,而关键点则在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只有发挥“三长”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拉近科协和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农林系统的距离,真正将“三长”背后蕴藏的巨大科技资源挖掘整合,产生“聚变效应”,才能使“三长”工作真正服务于科技进步,服务于农技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玉环市科协 林嵩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