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基层气象人的担当——记临海气象局减灾科副科长尹先龙
发布日期:2017-06-22 10:0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临海市科协

他长期坚守气象部门,默默从事大气探测和气候数据收集工作,为千年古城临海的防灾减灾倾注心血。他还在工作之余埋头撰写科普文章,不断传播气象知识,受到公众广泛好评。他就是临海气象局减灾科副科长尹先龙。

 

风雨路上的传信者

 

19876月,尹先龙毕业于广东湛江气象学校。因所学的是气象专业,他被分配到临海市括苍山气象站,任大气探测员。括苍山最高点海拔1382.4米,气象站就在此附近,常年大风呼啸,很少有人光顾。春天,这里常常云雾缭绕,室内湿气很重,每晚睡觉被子总是黏糊糊的;冬天,这里常常下大雪,有时积雪超过1米,气温低达零下10℃。

单调寂寞的生活,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让年轻的尹先龙退却,他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

他严格要求自己,观测气象时注意力集中,并确保取对、取准、取全每一观测数据,业务质量高于省、市定指标。业余,他坚持自学会计知识,终于在19946月获得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会计基础科专业毕业证书。

随后,他被调入临海市气象局,任预报服务工程师兼局会计。由于局里相继成立了职工技协、台州华风科技开发服务公司临海分公司、临海市防雷设施监测站,而懂财务的人缺乏,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业务,都落在他的肩上,工作非常繁重。

为了不耽误正常的预报服务值班,他常常放弃业余和节假日时间,加班加点,出色完成各项任务。199910月,他获得大气探测工程师职称。

2004年“云娜”台风是1997年后登陆我国最强的一次台风。812日晚8时,它在温岭石塘登陆前后,对临海市全境影响严重。预报“云娜”服务过程中,尹先龙始终坚守岗位,甚至骑着自行车,冒着狂风暴雨送气象节目到临海电视台,为临海全市人民防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尽力。他还积极参与灾情调查,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国家气象局。

2005年,先后有5个台风对临海造成影响,其中“海棠”“麦莎”“卡努”3个台风对临海的影响尤为严重,直接导致临海经济损失达19.73亿元。据测量,“卡努”还创造了日降水量240.1毫米的临海降水历史极值;风力也超历史,临海的涌泉自动气象站,测到风速达到37.9/秒。连连来袭的台风,让气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增。尹先龙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日夜工作在一线。他及时综合各家数值预报及省、市气象台指导预报,细心研判,编写气象信息内参、电视台一小时一次的滚动预报稿,向临海市防汛指挥部汇报台风位置、移动路径等,为全市防汛抗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表彰他辛勤工作,临海市委、市政府将其评为2005年度抗台抢险救灾工作先进个人。

2010121416日,一股寒潮肆虐临海,但造成的灾情却很小,这得益于尹先龙的提前准确研判。1213日上午,尹先龙通过收看中央气象台及浙江省气象台天气会商情况和查找多轨道业务相关资料,作出预报:13日后半夜起北方强冷空气将自北而南影响临海,1516日冷空气主力继续南下影响,临海将经历一次寒潮过程,并伴有明显的雨雪冰冻和海陆大风天气。当日下午,临海市委、市政府召集市应急、气象、公安、交通、水利(海洋与渔业)、农业、林特、旅游、国土资源、电力、海事等相关部门在市气象局召开了联合会商,尹先龙在会上作天气形势分析,提醒各部门及早做好应对措施。1410时,尹先龙接受电视台采访,明确15日下午到傍晚,临海市区有中到大雨夹雪或雪、山区有大到暴雪的天气。寒潮过后,临海广大市民对临海气象台的预报进行了点赞,这让尹先龙感到很自豪。

 

广泛普及气象知识

 

“气象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尹先龙说,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明显增多了,只有掌握更多的气象常识,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大气环境。

2004626日下午2时左右,在临海杜桥杜前村,有30余人在一块约100平方米的闲置宅基地上的5棵大树下集聚,不幸惨遭雷击,当场有11人被击死,其余人员都被击伤,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其中有3人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截至28日,这次雷击共造成17人死亡、13人受伤。此次雷击事件,震惊中外。由于尹先龙预报服务到位,没有受到舆论的指责。但他进一步认识到气象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后来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气象科普知识宣讲和气象科普文章撰写上。

201661日下午,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邀请尹先龙走进沿江镇中心校,为四年级同学们送上一堂生动的气象知识讲座。讲课中,尹先龙主要介绍了暴雨、台风、高温、雷电等天气情况产生的原因及遇到它们时的应对方法。而最后十分钟的互动环节,则把现场气氛带到了最高点,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提问。小朋友们开心地说:“这样的讲座真有趣,让我们学到了很实用的知识。”当年812日上午,他接受临海市关工委、台州市科普作协邀请,到临海市上盘镇翻身村参加假日学校活动,为广大学生作气象知识科普讲座……他撰写的《从占卜想到天气预报》《科学话台风》等科普文章,在媒体发表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随着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期望提高、气象业务现代化在国内加快推广,临海气象监测、数据报送等设施设备亟待更新。尹先龙想领导所想,于2002年至2004年间先后撰写了《临海市气象局办公楼建设》《临海气象站站址搬迁》《临海市气象局综合改造》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先后通过相关专家的认可、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使临海市气象局有了新的办公楼,也使临海市的气象设施及先进设备得以大幅度提升。

2012年,他被任命为临海市气象台副台长。此后三年时间,他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从“气象台服务流程”入手,不断培养新人;修订、完善台里各项规章制度;适时开拓农业气象服务,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及重大气象灾害评估,同时,与农业、林特等部门合作,成立临海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专家联盟,联合进行田间病情调查,指导农户工作。他还在台州率先开通气象微信、微博,传播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科普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尹先龙还潜心科研,先后主持并完成厅、市、县三级项目共9个;参加完成厅局级项目1个、省部级项目1个;获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2013年,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气候变暖对涌泉镇柑桔种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后获台州市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面对未来,尹先龙表示:“减灾工作责任重大,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我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每一项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